梁语潇
高中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HFI)
托福:105
获奖经历:2020 Architizer A+ FIRM AWARDS FINALIST (国际入围奖) 竹岚
OFFER(截止发稿前):
AA 建筑联盟学院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Architecture
爱丁堡大学 Architecture
曼切斯特大学Architecture
由于家里因素,我的成长离不开建筑。跟很多人不同,起初吸引我的不是各式各样的现代设计,而是来自历朝历代的古代建筑。建筑的本体是无生命的,却在与人的互动中被赋予有生命力。两种不同特性的事物之间的纽带萦绕了数千年,不同土壤、不同文化滋养了多样的共处方式。这一奇妙的过程构成了一块强力的磁铁吸引住了我。同时,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应该算是中西混合的,因此一直很希望自己能做到中西贯通吧(难哈哈哈)。便决定大学出去看看了。我在PS中积极表现出我对建筑的热爱、该专业的相关经验和我的思考。相对浅层次上的经验结合深层次上的思考,两者恰当地合一能表现出我在该方面的思维深度及广度。2019.10 – 2020.4 China Thinks Big(CTB) 中国大智汇创新研究挑战赛2020.6-2020.7 Cooper Union 夏校: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完成作品集第4,5个项目)2020.8-2020.11 完成作品集剩余项目(个别院校命题项目除外)2020.10 STUDIO Bamboo Pavilion 搭建项目2020.12-2021.1 完成个别大学命题项目CTB(China Thinks Big)算得上是一个可以提供给申请建筑的高中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比赛平台。它鼓励参赛者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题目,去研究该事物或该现象背后的社会意义,在过程中完成研究报告,最后以一个实践项目为成果展示。我和四个高中同学(都是打算学建筑的)研究了广州CBD地区的地下通道。在通过一定调查和研究后,为了提高该通道的作用性和让其更好地服务过路人,我们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赋予其新的功能和造型。(不过这是一个很ideal的项目,并没有考虑成本等)来RAC前,我对一个设计的完整流程没有具体了解。通过数个作品的锻炼,我现在知道一个作品从最初设想到完工都离不开一条明确的逻辑线。在符合要求和顺着逻辑的同时,尽可能地发散思维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并结合实际来思考。实话说,从开始做作品集到最后完成作品集,我都没有考虑过要有一条整体的逻辑主线。项目们的主题和作品形式都是跟多多老师商量之后得出来的。当时也是想着,尽可能地展现出我多方面的能力,让招生官能直观了解到我在建筑方面的潜力。我放了以下不等的题材入作品集当中:摄影,实体模型制作,电子绘图,各种软件的应用。多维的展示能使我们申请人的形象更为具体更加立体。真实教训:在排版作品图像时候,不要通过排布大量类似的照片来错误地表达丰富度。在有限的页面里,应选有特定代表性的照片,而使不同的图像能传达不同的信息或表达不同的美感。我的配色很简单的,传统黑白灰,经典配色一招杀😂。因为也怕颜色多了,自己不好把控,给人留下页面混乱无章的印象。要是因为这被扣分了,那就很不值得咯。这次排版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排版自己作品,也是第一次InDesign这款软件进行编辑。由于是literally的新手,我就老老实实简简单单地左上角放项目信息简要,左边放一个总图,右边接着搭配两三张的细节图或者过程图。03.申请项目简介(针对1-3个项目说——对项目的选题有什么想法,有过什么启发性的瞬间,读了哪些关键的资料,前期进行了怎样的research。推导设计的过程) 每个项目配图1-3张项目1名称:Material Exploration项目解读:这是一个很随性的项目,使得其在一众要求缜密逻辑的项目中显得不太一样。它以铁丝网为原材料,在探寻通过变化该材料而形成的空间造型可能性。由于它是一个偏感性的作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应算是我的审美输出😂。项目2名称:Spatial Construction Design项目解读: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品,尤其钟爱第一页的两张图。前两张图看似杂乱无章,但通过合理地安排密与疏,点与块,解决了画面内容多而乱的问题。后面的就相对循规蹈矩:从原定画面中选取合适元素;其次将其进行合理操作,如旋转等,形成新的平面图;最后根据新的平面图来制定空间造型。我的免疫力不好,在高强度学习状态下容易生病。光是近一年,我就发烧了三四次,同时也受食管炎等小病的折腾,幸运的是最终的结果勉强过关。老实说,如果想要一个好结果或者好收获,往往是要先承受其带来的考验。有一句话在高中三年里给予了我相当大的能量: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承其伤。在申请截至日前三周我恰好发了一周的烧,电脑又因主板损坏停工了一周。当时蛮绝望的,想着落下的东西不太可能赶得完了。最后死赶烂赶,在交申请前一天终于把所有要递交的材料准备齐全。所以说,希望一直都在,而成功与否取决于人的信念与实际行动。
Hakuna Matata(注:哈库那玛塔塔是一句古老的非洲谚语,意为从此以后无忧无虑,梦想成真。)首先得感谢林多多老师。哪怕面对我这样的设计超级新手(时常一脸懵逼),多多始终非常耐心地找各种例子和使用不同的方法来给我解释清楚。去年的几个月的训练让我比较顺利(煎熬)地接触并掌握些初级的设计思维方式和方法。其次得感谢袁佳慧suri老师。在她的帮助下,我完成了我最后一个也是最喜欢的作品。同时,她给我的建议,让我在面试时获得一众好评,最终成功收到offers。
林立峰
宾夕法尼亚大学双学位硕士16年曾被哈佛大学建筑录取LIN Architecture 创始人 (www.Lin.archi)RACstudio 课程总监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获奖经历:2020 亚洲新锐先锋2018 中国福布斯U30艺术精英2016 global artist2016 上海种子设计师
学生作品在AIA student center,Himalaya Museum, Zhujiajiao Museum 展览过,被蛇形画廊策展人Hams Ulrich Obrist 发表在《Young Beijing》。实践作品以及教学作品曾展览于威尼斯双年展 Friends 展区、米兰设计周双年展、上海城市艺术节、深圳双年展等,从事作品集教学5年,累积教授学生超过150人,覆盖高中至硕士各个阶段,超过90%人录取全球名校,美国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等藤校,以及欧洲如UCL,TUD,AA等顶级名校,以及亚洲如香港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等等。
寄语:一直心心念着要去AA的同学终于圆梦了~~~~在这个大师辈出的摇篮里,希望潇潇能够一直保持对专业的热情,早日成为未来的中国建筑之星。 研究生一定要冲刺哈麻普耶~
袁佳慧AA建筑联盟学院 建筑RAC建筑主管老师
本科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系,大二获得去都灵理工大学建筑系交换的名额,后转学至AA就读建筑学本科,申请时曾收到Sci-Arc、曼彻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诺丁汉大学等学校的offer。曾在青山周平事务所、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工作,参与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项目实践。擅长室内、建筑方向的辅导,偏向辅导申请英欧地区的同学。对AA、UCL、RCA的教学系统、设计理念以及各个不同studio的风格特点,都有较深刻的理解。
寄语:恭喜语潇!!老师也非常开心哈哈哈喜提学弟一枚~~语潇的作品集/经历其实非常的丰富,从cooper union的夏校到1:1的搭建项目,从草图、绘画到建模、手工模型,展现了很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我想这也是能申请到诸多名校的原因之一吧!而且,每次上课都能很快的理解和吸收老师说的内容,上完课也能非常高效地完成布置的任务并且积极跟老师讨论,主动积攒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真的是非常有自主性的孩子了!!相信你在AA的生活也会顺利的,希望你学习、生活愉快,有需要问老师的随时欢迎呀~
想了解更多留学信息、院校资讯报名时间节点、作品集、竞赛等相关内容可添加下方RAC干货图图微信进行咨询